日期:2025-07-19 06:46:49
不出所料,二战胜利80周年之际,日本再次在这一敏感时刻引发了争议。
2023年7月8日,日本天皇德仁在进行蒙古国国事访问时,特地前往乌兰巴托郊区,向一座名为“日军战俘纪念碑”的雕塑献花。
值得注意的是,天皇所纪念的这些日军战俘,实际上正是二战期间日本侵略军的成员,算得上是战争罪犯。
在二战期间,日本在中苏边境和中蒙边境与苏联展开了激烈的军事冲突,包括我们熟悉的张鼓峰事件、诺门罕战役以及八月风暴行动等。由于日本的整体实力有限,它在与苏联的对抗中长期处于劣势,几乎每次战斗都以失败告终,导致许多日军战败后被俘。
尤其是在1945年的八月风暴行动中,苏联的百万大军席卷东北,几乎摧毁了日本关东军,成功俘虏了多达60万名日军。
二战结束后,大部分被俘的日本士兵都被送往西伯利亚的荒原进行劳动改造,挖土豆、开矿等艰苦劳动,而其中有数万名战俘被转送到蒙古,进行矿业开采。
展开剩余85%众所周知,在那个时期,作为战俘在苏联的生活是异常艰辛的,特别是在远东地区的日军战俘,他们不仅要忍受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,还得成为廉价的劳动力,进行一系列繁重的体力劳动。尽管苏联的对待方式相比日本对待战俘的惨无人道要宽容许多,但这些战俘的健康状况依然十分堪忧。
统计显示,在这些被迫在蒙古劳改的日本战俘中,超过1600人因长期的劳累、营养不良和疾病不幸去世,未能返回故土。
日本方面对此始终感到不满,尤其是在这些战俘死于异国他乡之后,他们希望能够在蒙古修建一座纪念碑,来悼念这些不幸的战俘。然而,由于蒙古长期与苏联保持紧密关系,最初并未对日本的请求作出回应。
直到2001年,随着蒙古与日本关系逐渐升温,蒙古政府才同意在首都乌兰巴托郊区为这些日军战俘建造纪念碑。
从客观角度来看,考虑到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历史,蒙古修建这座纪念碑显得极为不妥。然而,日本天皇仍在二战胜利80周年和“七七事变”纪念日后的第二天,前来此地献花,实在让人不免产生疑虑。
值得一提的是,这已不是日本天皇首次在出访时进行类似的行为。早在明仁天皇在位时期,他就多次在国外访问时祭拜二战期间的日军亡灵。例如,2016年,明仁天皇便趁着访问菲律宾之机,向当地的“菲岛战殁者之墓”献上花圈。
最近,德仁天皇也先后访问了广岛、冲绳等二战战场,进行相关纪念活动。
对于日本天皇的这些行为,尽管日本方面解释称此举是为了纪念在战争中丧命的日本士兵,以此促进对战争的反思和推动和平,但显然这一说法难以让人信服。因为从这些行为来看,日本天皇所纪念的,仅仅是日本国民,而对于在这场战争中受苦受难的亚洲其他国家民众,却鲜有提及。
这种把焦点完全放在自己一方的做法,不仅没有展示出真正的战争反思和和平推动,更是在无形中再次伤害了二战各国的受害者。尤其是在二战胜利80周年这个特殊时刻,这一行为更像是战败国对战胜国的一种挑衅和不服输的表现,是对二战结果的潜在否认。
因此,毫无疑问,这一事件让中国人感到极为不满。
然而,值得注意的是,这件事情不仅仅让中国感到愤怒,蒙古国也难辞其咎。毕竟这场事件发生在蒙古的领土上,而且还是在一个官方的国事访问中,蒙古在其中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。
据了解,此次日本天皇的蒙古访问是史上首次,整个行程将持续八天。通常情况下,像这样的高规格外交活动,天皇的行程计划会提前与蒙古方面沟通并报备,以便安排接待。
因此,日本天皇前去日军战俘纪念碑献花这一行为,蒙古显然是事先知晓的。甚至可以说,没有蒙古的同意,这一事件根本不可能发生。毕竟,这座纪念碑本身就是蒙古政府于2001年为日军战俘所建。
从小处来看,这件事可能只是蒙古国考虑不周,导致损害了中国的感情;从大处来看,这则反映出蒙古国对于二战胜利及战后国际秩序的某种否定。
当然,蒙古国方面可以辩解说此事与他们关系不大,因为严格说来,二战时期蒙古并未作为独立国家存在。而国家间的交往,毕竟是利益至上,感情次之。
近年来,蒙古国与日本的关系日益紧密,获得了不少来自日本的援助。例如,2022年,双方正式建立“特殊战略伙伴关系”,并签署了为期十年的合作协议,涉及军事、政治和经济等多个领域。2024年,蒙古成为日本“政府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支援”计划的合作对象,获得了日本价值50亿日元的装备援助。
有人可能会认为,蒙古国之所以对日本如此顺从,是因为他们从中得到了巨大的利益。的确,蒙古国与日本的合作逐步加深,在经济上也得到了不少帮助。
然而,现实情况是,中国对蒙古的支持远比日本多得多。
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,并且在这一地位上遥不可及。根据蒙古海关总署的数据,2024年中蒙双边贸易额约为190亿美元,占蒙古国外贸总额的七成。尤其在出口方面,蒙古对华出口占比高达91.3%。可以说,过去一年,蒙古几乎完全依赖中国,某种程度上,蒙古可谓是中国的“衣食父母”。
因此,即使从利益角度来看,蒙古国与日本站在一起,而冒犯中国,这种做法依然显得极为不明智。
再推测一下,即便蒙古国不差这些日本的好处,选择放弃中国而与日本建立紧密关系,也未必是现实可行的。
因为蒙古的地理位置极为尴尬,内陆国家、远离海洋,只有中俄两大邻国。从战略角度来看,蒙古的对外贸易通道都受限于中俄两国。如果中俄不同意,蒙古的任何出口都无法进行,甚至连一颗子弹都进不来。
在这种情况下,蒙古国不管愿不愿意,都不得不与中俄打交道。而在这两者之间,中国显然是最优选。
俄罗斯和蒙古同为资源型国家,彼此并不缺少蒙古的矿产资源,甚至有竞争关系。而中国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资源需求市场,能够为蒙古提供充足的出口机会。
因此,无论从情感还是理性层面,蒙古都不应为了讨好日本而伤害中国的利益。
发布于:天津市在线股票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